2014年3月25日,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和坦桑尼亚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在达累斯萨拉姆举行习近平主席访坦一周年联合记者招待会。会上,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与坦桑尼亚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常秘豪勒共同回顾了过去一年中坦关系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双方落实习近平主席访坦成果取得的积极进展。
原标题:坦桑尼亚外交部常秘称期待中国为坦打造“非洲的深圳”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郑治):25日,坦桑尼亚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常务秘书豪勒在习近平主席访坦一周年中坦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坦桑尼亚对即将开工建设的巴加莫约港项目寄予厚望,期待中国为坦打造“非洲的深圳”。
坦桑尼亚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常务秘书豪勒所期待的“非洲的深圳”——巴加莫约是一座位于桑给巴尔海峡之滨的小城,是坦桑尼亚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之一。去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坦桑尼亚时,与坦方签署了巴加莫约港口及临港工业区建设项目协议。
此后,巴加莫约这座沉寂了多年的印度洋沿岸古城立即成为坦桑尼亚民众关注的焦点。
豪勒在25日招待会间歇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建立深圳特区的成功经验值得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借鉴学习;巴加莫约与深圳有着相似的地理优势,在中国成功经验的指引下,极有希望发展成为“非洲的深圳”,从而带动坦桑尼亚整体经济的发展。
豪勒说:“我们将创造一个像深圳一样在工业和人口方面都发达的巴加莫约。届时,巴加莫约将汇集各种工业产业,尤其是加工制造业,将吸引大量坦桑尼亚劳动力。对于坦桑尼亚政府而言,巴加莫约一定会极大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的收入也将大大提高。”
豪勒称,目前已经被坦桑尼亚人民亲切地称为“习近平港口”的巴加莫约港,2014年内即可开工建设,计划三年之内完工。据估计,巴加莫约港口建成后年处理能力将达到2000万个集装箱,而目前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年处理能力仅为80万个集装箱。
据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介绍,中国在整个巴加莫约港项目建设中将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因为“港口是由中国投资,开发区由中国进行规划,整体建设工作则由中国和坦桑尼亚共同完成”。
吕友清表示,港口建设只是整个项目的其中之一,被港口所带动的整个开发区的建设将是更为主要的工程。他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将巴加莫约称之为“非洲的深圳”是非常确切的。“这个开发区将按照一个现代化城市和一个出口加工区来进行规划和建设,建成之后将成为坦桑尼亚的深圳,也是在非洲建立一座像我们深圳一样的现代化的城市,整个投资完成以后要达到100亿美元。”
在吕友清看来,巴加莫约港项目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开拓非洲市场提供便利的同时,更将对坦桑尼亚的财政收入等产生积极促进作用。“GDP产出估计会达到七百亿美元,每年给坦桑尼亚的税收应该在50至70亿美元,将极大地推动坦桑尼亚经济的发展。”
豪勒还表示,坦桑尼亚国内上至总统、总理,下至普通官员,目前都纷纷前往或是渴望去深圳学习、考察,力争获得更多第一手的“深圳经验”。
(原标题:坦桑尼亚外交部官员:期待中国为坦打造 非洲的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