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记者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获悉: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建设中国—坦桑尼亚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
该示范区由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在坦桑尼亚建设,标志着中非农业合作迈入标准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农业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树立新标杆。
“现代化农业需要先进的技术、完善的标准体系和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支撑。”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国际事业部部长李一娅介绍,坦桑尼亚是非洲农业大国,近年来农业发展呈现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趋势。然而,目前非洲农业整体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统一的农业标准和规范,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杨凌示范区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拥有雄厚的农业科研实力和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中国—坦桑尼亚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的主要建设任务是构建粮油作物生产标准体系、研制粮油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培训粮油作物标准化人才。”李一娅说,“我们选择玉米、高粱等粮油作物,在中国—坦桑尼亚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构建集种子繁育、作物生产、产品加工、产品包装、质量检测、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编制中英文双语版的粮油作物标准化生产规程,推动实施标准化生产。”
中国—坦桑尼亚农业标准化合作示范区预计3年建成,辐射推广面积达3万亩。这是中国农业标准国际化的又一次探索,将助推坦桑尼亚农业产业升级,为国际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提供更多经验。(记者付玉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