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广大出口到坦桑尼亚的出口商注意:最近收到很多厂家等货发出去之后,在来申请PVOC证书,如果货物已经出港了,不接受办理的,特此公告! 2.关于办理坦桑尼亚PVOC认证检测报告要求:必须是17025实验室出具的报告,测试标准首先使用TZS标准。 3.关于办理PVOC认证验货事宜:关于不清楚验货要求的厂家,必须在货物没有生产之前,就要把相关包装标识要求弄清楚,便于后续验货一次性通过。 4.喜讯:2014年6月之后,关于办理坦桑尼亚认证,认证技术服务费用收费标准,在原来基础上面打6折办理,望广大客户积极办理。5.2020年1月,关于坦桑尼亚认证,如果产品在管制范围内,那就必须做清关证书,如果不在范围内,想做也做不了,请知悉! 6. 警示:如果在管制内的产品,没有做PVOC认证清关证书,将在目的港被扣压强制性要求进行检测(产生的费用由相应公司承担),同时会被罚款,罚款额为货值的15%。

中坦关系

中坦务实合作提升民生福祉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炎炎烈日下,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土集团”)承建的桑给巴尔100公里市政道路升级改造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先填土,然后平整、铺砖。”工长许殿芝用斯瓦希里语和徒弟马布拉·阿卡巴·马甘加交流工作。

  许殿芝所在的项目于2022年12月开工,旨在对主城区约100公里的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同时修建两座立交桥以及附属工程。

  在坦桑尼亚,有许多像许殿芝一样的中国建设者、卫生服务专家正坚守在各地,帮助当地改造市政道路、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合作,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

  “这样学习的效果又好又快”

  今年55岁的许殿芝在海外工作已有20余年,来坦桑尼亚工作快14年了。

  “许师傅教徒弟很有一套。我在工作中如果出现了错误,他会让我先自己检查,找出问题,然后再予以纠正。这样学习的效果又好又快。”马甘加今年40岁,来自坦桑尼亚西部塔波拉地区,2013年起跟着许殿芝工作,从瓦工一步步成长为带班工长。“没有许师傅和中国企业,我不会有这样的成长机会。”他说。

  丽莎·彼得·姆奇利目前是项目人力资源部门的雇员,来中土集团工作已有15年。“我经常跟女儿讲关于中国的故事,她现在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以后还想去中国留学。”丽莎·彼得·姆奇利说。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姆维尼表示,100公里市政道路升级改造项目是桑给巴尔历史上最大的公路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桑给巴尔道路设施联通,缓解相关区域的交通拥堵问题,促进旅游业和贸易发展。

  “桑给巴尔是世界闻名的旅游目的地,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早日让当地民众和游客享受到便利的交通,今年春节期间,大部分中方人员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中土集团东非有限公司桑给巴尔联合项目部总经理熊运旭对记者说。他表示,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企参与的一大批公路、铁路、桥梁等项目,大幅改善了坦桑尼亚交通基础设施状况。

  “期待中企帮助我们早日摆脱污水困扰”

  在坦桑尼亚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市姆贝齐海滩地区,雨一停,生产主管张敬中就和工人们一起进入道路中央的施工现场铺设污水管网。

  施工现场的道路不宽,仅能容纳一辆车通过。雨水肆意横流,记者没走几步路,鞋子已经湿透。“这条路算好的了,居民区里还有很多小巷子,曲曲折折,工程车作业时更要格外小心。”张敬中告诉记者。

  2023年5月,由北京建工集团承建的达累斯萨拉姆市姆贝齐海滩污水管网和泵站项目开工。该项目计划新建约100公里的污水管网、2个污水泵站、2000余个检查井,并完成当地1万多户家庭的入户连接。

  张敬中今年52岁,已在坦桑尼亚工作14年。“逢年过节我们也想回家,但工期太紧了。早点完工,也能早点让当地居民用上现代化市政设施。”

  “虽然施工难度大、工期紧,但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尽量减少给居民造成不便。”项目经理李传峰举例说,“为了降低项目施工给居民出行带来的影响,我们认真做好前期调研,选择人流量和车流量少的时段施工。如需挖开道路,也会在施工结束后第一时间回填。”

  “这里基本都是泥土路,没有排水沟,更没有污水处理设施,这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活。”达累斯萨拉姆市政供水与卫生管理局首席执行官姆卡马·布维尔说,“期待中企帮助我们早日摆脱污水困扰。”

  “中国专家为我们带来开学第一课”

  “什么是血吸虫?”“血吸虫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预防血吸虫病?”……桑给巴尔奔巴岛上,姆坦噶尼小学新学期的第一天,中国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专家组成员何明祯和王鑫瑶用播放幻灯片、动画短片等方式,向老师和学生们开展血吸虫病防治教育。

  “中国专家为我们带来开学第一课!”姆坦噶尼小学校长奥斯曼·穆罕默德·朱马说,专家组进驻奔巴岛以来,已多次来学校开展血吸虫病防治教育,“老师和学生们加深对血吸虫的了解,在生活中就会注意防范”。

  奔巴岛是桑给巴尔第二大岛,有近60万居民。岛上溪流和池塘遍布,血吸虫的主要寄生宿主——水泡螺在当地泛滥成灾,当地居民饱受血吸虫病折磨。

  走在姆坦噶尼小学所在的村落,血吸虫病防治标语随处可见。在一处供水点,当地村民正在打水,旁边房屋上写着“避免接触疫水、预防血吸虫病”的标语。

  2014年,中国在世界卫生大会上签署关于在坦桑尼亚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由中国政府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2017年,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首批专家进驻奔巴岛。2023年11月1日,中国首个援助坦桑尼亚桑给巴尔血吸虫病监测点在奔巴岛揭牌。

  “我们来之前,当地大部分民众从没听说过血吸虫病,更不要说有防治意识了。除带领当地技术人员查治病、查灭螺之外,我们还要一遍一遍地给当地孩子、家长和老师做健康教育。”中国援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第二期第一批专家组组长黄玉政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三次到奔巴岛工作,“我们多做点工作,降低感染率,岛上的人们就能少受点苦。”

  去年8月,姆维尼在桑给巴尔总统府接见二期项目第一批专家组,向全体队员授勋、颁发奖章及纪念证书,以表彰他们对桑给巴尔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贡献。姆维尼感谢中方多年来在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对桑给巴尔提供的帮助,助力完善桑疾病防控体系,期待两国进一步拓展公共卫生领域合作。(记者黄炜鑫)

  (原标题:中坦务实合作提升民生福祉(新时代中非合作))

驻坦桑尼亚大使陈明健会见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东非地区代表米塔尔

  2025年2月21日,驻坦桑尼亚大使陈明健在官邸会见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东非地区代表米塔尔,双方就打击毒品和犯罪等问题交换意见。

  陈大使向米介绍中坦友好历史渊源及中方打击毒品犯罪、跨境犯罪、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和取得的成效,表示中方愿同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在打击毒品走私和交易、预防犯罪、反腐败等领域扩大交流合作,为促进地区安全稳定、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米高度评价中方在毒品治理、预防犯罪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并介绍毒罪办在坦重点项目和未来计划,表示愿同中方进一步深化合作。

非洲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国际视点)

  中企承建的南非红石光热电站项目于去年9月并网发电。

  中国电建集团供图

  “以前,我们这里一到晚上就一团漆黑。如今,频频停电的日子终于结束了。这要归功于加里萨光伏电站提供的清洁电力。”肯尼亚东北部加里萨郡的老人姆瓦拉指着远处草原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对记者说,“是中国企业和中国朋友将光明与希望带到了我们这片土地。”

  近年来,越来越多非洲国家不断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投资建设新能源项目的步伐。一座座风电站、水电站、光伏电站相继建起,将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埃塞俄比亚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教授德米西对记者表示,非洲大陆仍有70%以上人口缺乏可靠电力供应,这严重制约了工业化进程和民生改善。加快发展新能源既是解决非洲地区能源短缺问题的关键,也是非洲实现绿色转型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整个非洲的共识。

  绿色融资支持加速扩大

  非洲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近年来,非盟先后出台了“非洲绿色能源倡议”“非洲能源合伙计划”“非洲能源协议”“2030年非洲能源战略”等规划文件,并成立了非洲可再生能源与能源效率基金,鼓励地区各国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资源发电,以满足非洲日益增长的能源和发展需求。

  非洲开发银行近期批准了两项贷款,将用于在赞比亚兴建一座25兆瓦的光伏电站、在莫桑比克建设一座120兆瓦的陆上风电场。非洲开发银行还于2024年10月批准向塞舌尔提供2500万美元贷款,用于实施该国经济复苏与绿色转型支持计划,帮助当地加快绿色能源项目建设、促进节能减排。2024年8月初,非洲开发银行决定向科摩罗提供约6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助力该国绿色能源发展。

  不久前,非洲可持续能源基金决定为布基纳法索德杜古太阳能发电项目提供600万欧元的优惠贷款。该项目位于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以西约250公里处,拟建设一座18兆瓦的太阳能发电站。布基纳法索是“沙漠发电”倡议的优先国家之一。该倡议的目标是2030年前在布基纳法索、吉布提、乍得、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苏丹11个非洲国家开发10吉瓦的太阳能项目。国际能源署此前发布的能源展望报告认为,随着大批太阳能项目获得融资支持,非洲的太阳能装机容量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显著增长。

  非洲也是水能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国际能源署评估认为,非洲水力发电的技术可开发潜能是283吉瓦,但目前对水能的实际开发率只有9%。今年1月初,刚果(布)桑达水电站正式启动建设。桑达水电站计划装机容量在600至800兆瓦之间,是刚果(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由中国海外投资公司提供融资并主导实施。

  产业扶持政策持续出台

  非盟和超过40个非洲国家已制定能源转型目标。根据坦桑尼亚“2025年远景规划”,坦桑尼亚政府降低了所有太阳能产品的增值税和关税,鼓励发展太阳能项目。坦桑尼亚还加大开发为家庭和企业供电的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如社区微型电网、太阳能照明和储能系统等。

  埃塞俄比亚在建设水电站、风电站的同时,积极探索生物质能发电和供热,并计划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发电。乌干达在其国家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具体的绿色能源发展目标,即到2030年将可持续绿色能源电网接入率提高至80%,将可再生能源在总体能源结构中占比提升至90%。多哥布利塔光伏电站已成为西非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其扩容后装机容量将达到70兆瓦。多哥总理多贝日前表示,多哥计划新增137兆瓦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力争到2030年实现全国电网覆盖。

  纳米比亚政府正大力推进一个投资额约2.3亿欧元的绿氢和绿氨加气站项目,计划于2028年完工。佛得角福戈岛圣卡塔琳娜市加尔迪拉区光伏发电站已经于2024年7月投产运营,该项目总投资额达7000万埃斯库多(1美元约合105埃斯库多)。卢旺达是非洲能源博览会的举办地之一,该国通过这一平台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共同推动绿色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中非绿色合作稳步推进

  从肯尼亚的加里萨光伏电站到南非的德阿风电项目,中国近年来在非洲实施的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已达数百个,中方通过技术转让、项目合作和金融支持,推动中非绿色能源合作不断深入。

  2024年8月,博茨瓦纳电力公司与中博绿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博茨瓦纳朱瓦能百兆瓦级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这是博茨瓦纳迄今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项目。时任博茨瓦纳总统马西西表示:“该项目是博茨瓦纳推动能源转型的核心工程,完全契合我们的能源政策目标,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实惠、可靠且充足的能源供应。”

  2024年9月,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承建的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项目竣工移交,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出席仪式并为水电站揭幕。卡鲁玛水电站位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以北约270公里处的白尼罗河上,总装机容量600兆瓦,是乌干达最大的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约40亿千瓦时,每年将为乌干达节约原煤约13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8万吨,同时将使乌干达的电价降低17.5%。

  2024年11月,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在南非合作投资开发的首个光伏项目正式开工。这一光伏项目位于南非林波波省,由中广核、中非发展基金和当地投资商科纳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总装机容量为100兆瓦。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将提供1.47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

  津巴布韦经济学家穆切瓦表示,非洲各国从中国快速发展的绿色能源产业中获益良多。中国向非洲提供了大量经济实惠的太阳能电池板等绿色能源产品,显著提升了非洲民众的生活水平。肯尼亚国际关系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认为,中国是非洲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中国通过技术、资金、项目支持等为非洲国家加快能源绿色转型注入动力。(本报记者黄培昭)

15271807183
认证在线咨询